Killed by Google 是一个专门记录被 Google 终止或关闭的产品的网站,它以一种独特且略带讽刺的方式为这些“夭折”的服务建立虚拟“墓碑”。 这是一份献给科技爱好者和 Google 用户的数字纪念册,帮助人们回顾那些曾经存在却最终被放弃的技术遗产。
官网链接:https://killedbygoogle.com

网站截图

功能特点详述

  • 完整收录 Google 已停服产品:网站系统性地整理了从早期 Gmail 实验功能到独立应用(如 Google Reader、Google+、Google Stadia)等数百个被终止的服务,每个条目都标注了上线时间、关闭日期以及官方公告链接,便于用户追溯历史轨迹。
  • “墓碑”式展示界面设计:每个被关闭的产品都被赋予一块“墓碑”,包含名称、生卒年月、死因简述(如“被内部决策扼杀”或“用户增长不足”),甚至支持用户献花、点蜡烛等互动行为,增强了信息呈现的趣味性和情感共鸣。

实际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使用体验:进入网站后,首页以墓园地图的形式展示所有“逝去”的产品,视觉风格统一且富有创意。浏览过程流畅,分类清晰(支持按年份、状态筛选),无需注册即可查看全部内容,学习成本几乎为零。移动端适配良好,加载速度快,整体交互简洁直观。
优点:
  • 信息权威、更新及时,是目前最全的 Google 停服产品数据库之一。
  • 设计极具个性,用幽默又不失敬意的方式反思科技迭代的代价。
缺点/不足:
  • 内容仅限于 Google 旗下产品,覆盖面较窄,不适用于关注其他科技公司动态的用户。
  • 暂无中文版界面,虽然部分内容可通过浏览器翻译阅读,但对非英语用户有一定阅读门槛。

适用人群

该网站特别适合科技行业从业者、产品经理、数字历史研究者以及长期使用 Google 服务的老用户。也适合对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感兴趣的学生或写作者。常见使用场景包括:撰写技术变迁分析文章、教学案例参考、怀旧探索或作为产品失败案例库进行复盘学习。

总结与简单评价

Killed by Google 不只是一个数据清单,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它提醒我们技术创新的背后也有无数“牺牲品”。对于关心科技发展脉络、产品策略演变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兼具信息价值与人文温度的独特资源。尽管功能简单,但其象征意义和资料完整性使其成为值得一访的数字档案站。

访问链接

点击访问:Killed by Google 网站截图

再分享5个类似网站:

1.windows93 模拟:网页模拟 Windows93,也模拟了经典的软件和游戏

网址:https://www.windows93.net/

2.不会百度么:有人向你问了不想回答的问题,输入关键字,生成链接,然后发给他

网址:http://buhuibaidu.me/

3.Slap Kirk:晃动鼠标扇寇克船长(Captain Kirk)大嘴巴子

网址:https://www.slapkirk.com/

4.花光盖茨的钱:给你一千亿美元,尽情买买买吧

网址:https://neal.fun/spend/

5.支付宝到账提示:可播放随意设置的到账金额

网址:https://mm.cqu.cc/share/zhifubaodaozhang/

文章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区

头像

偶滴丞相

独立开发/产品经理/武大硕士

分享一些创业和职场经验,数据已脱敏。

觉得有用的,辛苦将本网站分享给朋友。

79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