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题为《从“玩家思维”到“设计者思维”,要从培养这些能力开始》,由一名游戏行业从业者撰写,深入探讨了如何从普通游戏玩家的视角转向游戏策划者的专业思维方式。 文章核心聚焦于“策划思维”的养成路径,适合希望进入游戏设计领域或提升设计能力的读者。
官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tnURROCSIg8ffkVuRaMnQ?scene=25#wechat_redirect

网站截图

功能特点详述

  • 文章系统性地拆解了“策划思维”的构成要素,指出从玩家到设计者的关键转变在于理解游戏机制背后的逻辑与设计意图。作者通过自身从业经验,引导读者学会逆向分析游戏设计决策,例如关卡节奏、奖励机制和用户行为引导,帮助读者建立结构化思考框架。
  • 提出了多项可操作的能力培养建议,如“需求抽象能力”“系统平衡感”和“用户共情力”。这些能力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具体游戏案例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逐步练习和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思维模式的升级。

实际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使用体验: 作为一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深度长文,整体排版清晰,语言平实但富有洞察力。文章逻辑递进明确,从问题提出到方法论输出一气呵成,阅读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无需专业背景也能理解大部分内容,学习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参考。
优点:
  • 内容具有高度实用性,尤其对 aspiring game designer(有志成为游戏策划的人)极具启发意义。
  • 结合真实行业视角,避免空谈理论,提供了具体的成长路径和思考工具。
缺点/不足:
  • 文章依赖读者主动反思与实践,缺乏配套练习或可视化模型辅助理解。
  • 平台为微信公众号,无法进行互动式学习或收藏标注(取决于客户端功能),信息沉淀体验略逊于专业学习平台。

适用人群

本文最适合以下几类用户:
  • 游戏设计专业学生或想转行进入游戏行业的新人;
  • 独立游戏开发者希望提升系统设计能力;
  • 热爱游戏并想深入了解“游戏为什么好玩”的资深玩家。
适用于职业规划、自学提升、团队培训等场景,是构建基础设计思维的良好起点。

总结与简单评价

这篇文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评测对象,但它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知识型资源,在培养“设计者思维”方面提供了清晰且可行的指导路径。它不提供即时解决方案,而是致力于改变用户的认知方式。 对于希望摆脱被动消费游戏、走向主动创造的游戏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

访问链接

点击访问:从“玩家思维”到“设计者思维”,要从培养这些能力开始 网站截图

再分享5个类似网站:

1.《率土之滨》如何从SLG中突围,开创率土-like之路:作者:原赫前言SLG一直是受市场欢迎的热门品类,从2015年海外大火的《列王的纷争》登陆国内,直到现在5年时间过去,厂商们纷纷入局这个领域,SLG大作层出不穷。

网址:https://www.gameres.com/871656.html

2.系统策划如何避免成为「文档工具人」?:系统策划工作的基本解析与定义

网址:https://gameinstitute.qq.com/course/detail/10267

3.游戏系统策划基础:光子工作室策划副总监对系统策划工作介绍的系列课程

网址:https://gameinstitute.qq.com/course/detail/10025

4.开放世界游戏仍然存在的10个问题:开放世界游戏拥有广大受众,其所拥有的游戏设计风格为行业中的开发商所痴迷原因不难得知,除了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开发商也看中其内容、规模、沉浸感和寿命,而这些正是开放世界游戏比其他任何类型的游戏更擅长的地...

网址:https://www.gameres.com/891960.html

5.《极乐迪斯科》:苍凉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纤柔的心:星球上的小小猿人们,我爱你们——前言2019年12月13号,TGA年度游戏大奖的现场,来自爱沙尼亚的制作组ZA/UM凭借作品《极乐迪斯科》,一举斩获最佳RPG,最佳独立游戏,最佳叙事,以及最佳新晋独立...

网址:https://www.gameres.com/865898.html

文章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区

头像

偶滴丞相

独立开发/产品经理/武大硕士

分享一些创业和职场经验,数据已脱敏。

觉得有用的,辛苦将本网站分享给朋友。

79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