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链接:https://vdata.nikkei.com/newsgraphics/japan-epicenter-map/

“日本地震地图”(Japan Earthquake Epicenter Map)是由《日经新闻》数据团队打造的一款交互式可视化地图工具,专注于呈现自1923年以来日本境内发生的显著地震事件。该工具以时间轴和地理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将百年来的地震数据直观展现,适合对地震历史、地质研究或日本社会灾害应对感兴趣的用户。

网站截图

功能特点详述

  • 百年地震数据全覆盖:该地图收录了从1923年关东大地震至今的几乎所有显著地震事件,涵盖震级、震源深度、发生时间与地理位置等关键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时间轴滑动或直接选择特定年份,快速定位某次地震并查看详细参数,极大地方便了对历史地震趋势的分析。
  • 高质量可视化设计:地图采用动态热力图与点状分布结合的形式,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圆点代表不同震级与深度,视觉层次清晰。配合流畅的缩放与平移操作,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地震在空间上的聚集规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以及重大灾害事件(如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广泛影响范围。

实际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使用这款地图时,整体操作非常顺畅。界面简洁明了,左侧为时间轴与筛选器,右侧是主地图区域,响应迅速且无需注册即可使用。即使是非专业用户,也能在几秒钟内理解如何浏览数据,学习成本极低。地图加载速度较快,尤其在桌面端表现优秀。
  • 优点:
- 数据权威且时间跨度长,覆盖近百年日本地震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视觉化设计出色,色彩搭配科学,信息传达高效,适合用于教学、科普或新闻报道。 - 支持中文界面,对中国用户友好,无需语言障碍即可理解内容。
  • 缺点/不足:
- 虽然数据详实,但缺乏对地震成因、断层机制等深层地质解释,更适合初步了解而非专业研究。 - 移动端在小屏幕上部分标签显示拥挤,阅读体验略有下降,建议搭配放大操作使用。

适用人群

这款工具特别适合以下几类用户:
  • 地理、地质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教师,可用于课堂教学或课题研究;
  • 新闻工作者与数据可视化爱好者,作为制作灾害类报道的参考资料;
  • 关注日本自然灾害风险的旅行者、移民或企业决策者;
  • 普通公众希望了解地震历史与防灾知识的人群。
它也非常适用于地震科普展览、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或社交媒体上的公共信息传播场景。

总结与简单评价

“日本地震地图”是一款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数据可视化作品,成功将复杂的历史地震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语言。尽管不具备实时预警功能,但它在回溯性数据分析和公众教育方面表现出色。对于希望系统了解日本地震活动规律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免费优质资源。

访问链接

点击访问:日本地震地图 网站截图

再分享5个类似网站:

1.8values 中文版:8values 是一个政治立场测试

网址:https://songyon.github.io/8valuescn/

2.地球时间线:滚动屏幕,查看地球从形成到今天的大致时间线

网址:https://timelineofearth.com/

3.地球模型:网站默认模拟了地球自转运动,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模拟操作,如查看太阳光照、昼夜平分面黄道面等

网址:https://3d-app.yunser.com/earth

4.核弹威力:选择某个核弹查看爆炸影响的范围大小

网址:https://nuclearsecrecy.com/nukemap/

5.中国国家博物馆 VR: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的 VR 场景,线上 360° 体验游览中国国家博物馆

网址: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文章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