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题为《游戏开发新角度!除了叙事和模拟互动,我们还能关注哪些层面?》,是一篇深入探讨游戏设计哲学的思考性文章。作者跳出常见的“叙事驱动”与“互动模拟”框架,提出从玩家的本能释放与高层次精神愉悦出发,重新审视游戏的设计逻辑与情感价值。
官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Sdqo3ZE89DkoSPD2lLK6Q
功能特点详述
- 聚焦非传统设计维度:本能释放机制
- 探索精神层面的满足:超越即时快感的设计
实际体验与优缺点分析
使用体验: 作为一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文章,阅读流程顺畅,语言通俗但不失深度,配有适量案例辅助理解。无需专业背景即可进入主题,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整体结构清晰,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从常见设计模式转向更本质的人性洞察。优点:
- 视角新颖,突破主流游戏设计讨论的惯性思维,提供可落地的设计启发。
- 案例丰富且跨类型,涵盖独立游戏与商业大作,具有广泛参考价值。
- 强调“情感结果”而非“功能实现”,有助于开发者提升作品的艺术层次。
- 并非工具型资源,无法直接用于开发流程,更多是理念引导,实践转化需自行摸索。
- 缺乏具体的技术实现建议或数据支持,偏重主观论述,对偏好量化分析的读者可能说服力有限。
适用人群
这篇文章特别适合以下几类用户:- 独立游戏开发者:希望在有限资源下打造情感共鸣强烈的作品。
- 游戏策划与设计师:寻求突破套路化设计思路,探索机制背后的心理动因。
- 游戏理论研究者或学生:可用于拓展对“玩法意义”的理解,补充传统叙事学之外的分析视角。
- 创意总监或项目负责人:帮助团队建立更深层次的设计共识,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总结与简单评价
这篇文章虽非技术教程,却提供了一种稀缺的思维方式——将游戏视为一种“心理共振装置”,而不仅仅是内容载体或交互系统。它提醒我们:真正打动玩家的,往往不是讲得多好的故事,而是那些无声中契合内心节奏的设计细节。对于正在寻找创新突破口的游戏创作者来说,这是一次值得静心阅读的思想洗礼。
访问链接
点击访问:游戏开发新角度!除了叙事和模拟互动,我们还能关注哪些层面?再分享5个类似网站:
1.想在技术美术领域深耕?请牢记这6条实用建议: 中国游戏行业发展至今,从专业到分工,正在经历哪些变化?天美联合腾讯游戏学堂,举办“游戏是门技术活儿:专业技能探秘”知乎圆桌活动,本文为圆桌议题“为什么游戏团队里的一些技术美术(TA)存在感很低?另一...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1TU3teO053oY11jX0XKZGA?scene=25#wechat_redirect
2.浅谈如何增强游戏付费规划的吸引力:前言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什么样的体验可以吸引用户付费,但想做出一些好的体验,离不开一个扎实的付费规划由于不同游戏类型不同,大服小服做法不同等因素影响,付费规划往往差异很大,故本文主要浅谈一下“...
网址:https://www.gameres.com/887869.html
3.如何为MMORPG设计一个单人爬塔活动?:在如今国内外的在线游戏中,总能出现单人爬塔类PVE活动的身影:“魔兽世界”9.0版本罪魂之塔、“剑灵”无尽之塔、“剑网3”试炼之地、“剑与远征”王者之塔……如此多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出现。
网址:https://www.gameres.com/868346.html
4.浅谈3A手游的项目管理:从管理体系搭建到人员配比、拉齐目标:提到3A游戏你会想到什么,《荒野大镖客》《孤岛惊魂》还是《GTA5》有⼈觉得3A是个标准,有人觉得3A逐渐演化为⼀个品类随着国内游戏市场进⼊红海阶段,玩家对游戏体验的要求水涨船高。
网址:https://www.gameres.com/886927.html
5.相似的核心玩法之下,谁能在“自走棋”的路上走得更远?:笔者想从最开始的《刀塔自走棋》到V杜出的《刀塔霸业》,再到拳头的《云顶之弈》,再到王者荣耀的《王者模拟战》,到最后的暴雪炉石传说的《酒馆战棋》结合节奏点的思考来分析一下。